2024年湖南公務員常識累積:中國歷史上的變法改革
湖南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題包含哪些知識?
行測常識判斷考點范圍很廣,一般包括政治、法律、經(jīng)濟、人文、地理、科技、生活等方面,需要長時間不間斷的積累。今天湖南公務員考試網(wǎng)小編給大家?guī)淼某WR相關考點是“中國歷史上的變法改革”。
中國歷史上的變法改革
1. 李悝變法
。1)年代:戰(zhàn)國(魏國魏文侯時期)。
。2)概述:李悝變法是指戰(zhàn)國時期魏國的魏文侯當政時,任用李悝為相進行的變法改革。李悝變法極大促進了魏國農(nóng)業(yè)生產(chǎn)的發(fā)展,魏國因此而富強。
。3)要點:李悝變法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變法,李悝編制的《法經(jīng)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(tǒng)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。
2. 商鞅變法
(1)年代:戰(zhàn)國(秦國秦孝公時期)。
(2)概述:商鞅變法是戰(zhàn)國時期秦國秦孝公當政時進行的變法改革。商鞅自衛(wèi)國入秦,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,先后兩次實行以“廢井田、開阡陌,實行縣制,獎勵耕織和戰(zhàn)斗,實行連坐之法”為主要內(nèi)容的變法。經(jīng)過商鞅變法,秦國的經(jīng)濟得到發(fā)展,軍隊戰(zhàn)斗力不斷加強,發(fā)展成為戰(zhàn)國后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。
。3)要點:廢井田、開阡陌,推行縣制,軍功爵制,連坐法。
3. 北魏孝文帝改革
。1)年代:南北朝(北魏孝文帝時期)。
。2)概述: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稱孝文漢化,是指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所推行的政治改革。其主要內(nèi)容是漢化運動。孝文漢化緩和了階級矛盾,為社會經(jīng)濟的恢復和發(fā)展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。
。3)要點:推行均田制和戶調(diào)制,變革官制和律令,從平城遷都到洛陽,改易漢俗。
4. 王安石變法
。1)年代:北宋(宋神宗時期)。
。2)概述:王安石變法亦稱熙寧變法,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(fā)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由于三冗危機(冗官、冗兵、冗費)而最終形成的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。王安石變法以發(fā)展生產(chǎn),富國強兵,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,以“理財”“整軍”為中心,涉及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軍事、社會、文化各個方面,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后又一次規(guī)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。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,充實了政府財政,提高了國防力量,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。但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于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(zhí)行中的不良運作,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(如保馬法和青苗法),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,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,元豐八年(1085年),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。
。3)要點:青苗法、募役法、方田均稅法、農(nóng)田水利法、市易法、均輸法、保甲法、將兵法、保馬法等。
5. 張居正改革
。1)年代:明朝(明神宗時期)。
(2)概述:張居正改革是萬歷年間,內(nèi)閣首輔張居正為挽救明王朝,緩和社會矛盾,在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國防等各方面進行的改革。張居正在政治上創(chuàng)制了“考成法”,整頓吏治,并加強中央集權制;軍事上進行了完善部署,基本上肅清了多年以來一直困擾明廷的“南倭北虜”的邊患;經(jīng)濟上推行“一條鞭法”。通過一系列的改革,國家財政收入增加,邊境安寧,萬歷初年明朝一度有了“中興”的景象。
(3)要點:考成法、一條鞭法。
6. 洋務運動
(1)年代:晚清(19世紀60—90年代)。
。2)背景: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雙重打擊下,清政府內(nèi)外交困。
。3)目的:“師夷長技以自強”,維護清朝封建統(tǒng)治。
(4)口號:前期“自強”;后期“求富”。
。5)指導思想:“師夷制夷”“中體西用”。
。6)主要內(nèi)容:
、佘娛鹿I(yè):安慶內(nèi)軍械所、江南制造總局(上海)、福州船政局。
、诿裼霉I(yè):上海輪船招商局、開平煤礦、湖北織布局、漢陽鐵廠。
、酆\姡夯I建北洋、南洋、福建三支海軍,中央成立海軍衙門。
、苄率浇逃簞(chuàng)立京師同文館,舉辦新式學校,派遣留學生出國。
7. 戊戌變法(百日維新)
。1)年代:晚清(1898年6月11日—1898年9月21日)。
。2)背景:中日甲午戰(zhàn)爭后,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,紛紛在各地開設租界,搶奪資源,使中華民族進一步覺醒,出現(xiàn)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愛國主義救亡高潮。
。3)性質(zhì):資產(chǎn)階級改良運動。
。4)人物:康有為、梁啟超。
(5)內(nèi)容:
、俑母镎畽C構,裁撤冗官,任用維新人士。
、诠膭钏饺伺d辦工礦企業(yè)。
、坶_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,翻譯西方書籍,傳播新思想。
、軇(chuàng)辦報刊,開放言論。
、萦柧毿率疥戃姾\。
、蘅婆e考試廢除八股文。
。6)結果:1898年9月21日,慈禧太后等發(fā)動戊戌政變,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。
8. 辛亥革命
。1)年代:清末(1911年—1912年初)。
(2)目的:推翻清政府,建立民主共和國。
。3)開端:1911年10月10日(農(nóng)歷辛亥年八月十九)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(fā)動武昌起義。漢陽、漢口的革命黨人聞風而動,分別于1911年10月11日夜、1911年10月12日光復漢陽和漢口。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(zhèn)后,湖北軍政府成立,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,改國號為中華民國,并號召各省民眾起義響應。
(4)后續(xù):武昌起義勝利后的短短兩個月內(nèi),湖南、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。1912年1月1日,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,孫中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(tǒng)。1912年2月12日,清帝溥儀退位,清朝滅亡。結束了二百多年清王朝封建統(tǒng)治和二千多年封建帝制。
。5)意義: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,推翻了統(tǒng)治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,建立起共和政體,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,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。
9. 新文化運動
。1)年代:民國(1915—1919年,1919—1923年)。
。2)人物:胡適、陳獨秀、魯迅、李大釗。
。3)性質(zhì):“反傳統(tǒng)、反孔教、反文言”的思想文化革新、文學革命運動。
。4)標志:1915年,陳獨秀在其主編的《新青年》(原名《青年雜志》)刊載文章,提倡民主與科學,標志新文化運動的開始。
。5)意義:沉重打擊了統(tǒng)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(tǒng)禮教,啟發(fā)了人們的民主覺悟,推動了現(xiàn)代科學在中國的發(fā)展,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(fā)奠定了思想基礎。
刷題鞏固,趁熱打鐵
例題:1、下列中國歷史上的變法與其內(nèi)容對應不正確的是( )。
A.商鞅變法——實行郡縣制
B.王安石變法——頒行保甲法
C.張居正變法——推行青苗法
D.戊戌變法——開辦京師大學堂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中國歷史。
A項正確。商鞅變法是戰(zhàn)國時期在秦孝公支持下的改革運動,主要內(nèi)容是:廢井田、開阡陌,實行縣制,實行連坐法等。
B項正確。王安石變法是宋朝時期宋神宗支持下的改革運動,主要內(nèi)容是:頒行保甲法、青苗法、募役法、方田均稅法等。
C項錯誤。張居正變法是明朝時期在明神宗支持下的改革運動,主要內(nèi)容是:推行考成法、一條鞭法等。青苗法是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內(nèi)容。
D項正確。戊戌變法是晚清時期康有為、梁啟超等人進行的資產(chǎn)階級改良運動,主要內(nèi)容是:開辦京師大學堂、改革政府機構等。
本題答案為C項。
2、下列不屬于開始于兩漢時期政治經(jīng)濟制度的是( )。
A.刺史制
B.察舉制
C.一條鞭法
D.編戶齊民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中國歷史。
A項正確。“刺史制度”是西漢漢武帝獨創(chuàng)的一種較為完備的地方監(jiān)察制度,是維護皇權的有力手段,對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(jiān)督和控制,發(fā)揮了重要的作用。
B項正確。“察舉制”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確立的一種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制度,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(qū)內(nèi)隨時考察、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,經(jīng)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。
C項錯誤。“一條鞭法”是明代嘉靖時期確立的賦稅及徭役制度,由桂萼提出,之后張居正推廣到全國,主要是把各州縣的田賦、徭役以及其他雜征總為一條,合并征收銀兩,按畝折算繳納,大大簡化了稅制,方便征收稅款。
D項正確。“編戶齊民”是西漢漢武帝時期開始推行的編戶制度,為保證賦役制度的實行,漢代政府實行極嚴密的戶籍制度,編戶齊民具有獨立的身份,依據(jù)資產(chǎn)多少承擔國家的賦稅和徭役、兵役。
本題答案為C項。
3、下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( )。
A.周平王遷都洛邑
B.漢光武帝定都洛陽
C.北魏孝文帝遷都
D.武周以洛陽為神都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是題。本題考查中國歷史。
根據(jù)圖片內(nèi)容可知北魏政權將都城由平城遷往了洛陽,所以該歷史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。其主要內(nèi)容是漢化運動,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戶調(diào)制,變革官制和律令,遷都洛陽,改易漢俗等
本題答案為C項。
4、關于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和變法,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( )。
A.秦穆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
B.戊戌變法的目標是推行君主立憲制
C.管仲主張通過改革實現(xiàn)齊國的富國強兵
D.王安石變法意在消除冗兵、冗官、冗費的危機
【答案】A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中國歷史。
A項錯誤。商鞅變法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進行的。其主要內(nèi)容是廢井田、推行郡縣制、實行連坐法等。
B項正確。戊戌變法又被稱作“百日維新”,是近代中國史上一次資產(chǎn)階級性質(zhì)的改良運動。戊戌變法的目標是推行君主立憲制,以達到救亡圖存。
C項正確。管仲主張是在齊國國勢衰微、經(jīng)濟困難的情況下得到齊桓公的支持而進行的改革。此次改革為齊桓公的圖霸和齊國以后長期的大國地位奠定了基礎。
D項正確。王安石變法是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進行的變法。其目的是為了消除冗兵、冗員、冗費的危機以及解決深重的外患和尖銳的階級矛盾。
本題答案為A項。
5、“中體西用”是洋務派處理中西文化關系的一種文化模式,一種文化心態(tài)。在洋務運動時期,下列不屬于“中體西用”的內(nèi)容的是( )。
A.西方軍事裝備
B.西方政治制度
C.西方新式學堂
D.西方科學技術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中國歷史。
A項正確。屬于中體西用的內(nèi)容,洋務派在洋務運動時期興辦軍事工業(yè),如成立江南制造總局和安慶內(nèi)軍械所等,增強軍事實力。
B項錯誤。不屬于中體西用的內(nèi)容,中體西用主張是建立在維護清王朝封建統(tǒng)治的基礎上。因此不改變當前封建社會制度。
C項正確。屬于中體西用的內(nèi)容,洋務派興建了京師同文館,選派留學生出國學習。
D項正確。屬于中體西用的內(nèi)容,洋務派興建了一批民用工業(yè),學習西方的造船、煉鐵、紡織和采礦等技術,成立漢陽鐵廠、開平礦務局等企業(yè)。
本題答案為B項。
6、下列不屬于洋務運動主要內(nèi)容的是( )。
A.創(chuàng)辦了近代軍事、民用工業(yè)
B.創(chuàng)建近代海軍和訓練新式海軍
C.頒布《資政新篇》,提倡資本主義
D.興辦近代學校和派遣留學生
【答案】C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中國歷史。
A項正確。洋務運動引進西方技術和設備進行生產(chǎn),前期創(chuàng)辦的軍事工業(yè)有:安慶內(nèi)軍械所,江南制造總局,輪船招商局等;后期也創(chuàng)辦了很多民用工業(yè)。
B項正確。洋務運動在軍事上的最高成就即建立北洋海軍。北洋海軍不僅增強了清政府的海防力量,并且?guī)恿艘慌a(chǎn)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同時也訓練了新式陸軍和海軍。
C項錯誤。頒布《資政新篇》,提倡資本主義屬于太平天國運動的主要內(nèi)容,干王洪仁玕提出的《資政新篇》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,是近代中國的先進人士最早提出的發(fā)展資本主義的近代化綱領,是太平天國后期的重要文獻。但由于農(nóng)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沒有付諸實施的客觀環(huán)境和條件,對太平天國革命的發(fā)展未產(chǎn)生顯著作用。
D項正確。洋務運動重要代表人物恭親王愛新覺羅?奕?和文祥首次創(chuàng)辦京師同文館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近代化教育的篇章。這一時期也向國外派遣了大量留學生,兩次規(guī)模影響比較大的是幼童留美和福建船政學堂學生留歐。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即首批赴美留學的幼童之一。
本題答案為C項。
7、下列關于辛亥革命的說法,不正確的是( )。
A.對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(chǎn)生了廣泛的影響
B.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(tǒng)治
C.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
D.推翻了清王朝,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
【答案】B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非題。本題考查中國歷史。
A項正確。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(chǎn)生了廣泛的影響,特別是對越南、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,在亞洲的歷史上也是一次偉大的轉折。
B項錯誤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(tǒng)治,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。帝國主義并沒有直接統(tǒng)治中國,所以,辛亥革命打擊的是帝國主義扶植下的清政府的統(tǒng)治。
C項正確。孫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(tǒng),標志著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從此誕生。
D項正確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(tǒng)治,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,使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。
本題答案為B項。
8、“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種評判的態(tài)度。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問題和輸入學理。……新思潮對舊文化的態(tài)度,在積極一面是反對盲從,是反對調(diào)和,是用科學的方法來做整理的功夫。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?是再造文明。”下列歷史事件中,體現(xiàn)新思潮的是( )。
A.洋務運動
B.戊戌變法
C.辛亥革命
D.新文化運動
【答案】D
【解析】本題為選是題。本題考查中國歷史。
A項錯誤。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、機器生產(chǎn)和科學技術的工業(yè)運動。不涉及到文化方面的改變,不體現(xiàn)新思潮。
B項錯誤。戊戌變法是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進行的一場倡導學習西方文化的資產(chǎn)階級政治改革運動。涉及的是政治制度的改革,不體現(xiàn)新思潮。
C項錯誤。辛亥革命是1911年至1912年初進行的一場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、建立共和政體的資產(chǎn)階級革命。涉及的是政治制度的改革,不體現(xiàn)新思潮。
D項正確。新文化運動是1915進行的文學革命運動。其目的是提倡民主與科學,反對封建文化,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,是新思潮的體現(xiàn)。
本題答案為D項。
更多常識累積技巧與方法掃碼獲取
常識儲備不夠?掃碼回復“咨詢老師”
點擊分享此信息:
相關文章